12家私募机构“失联” 投资者陷兑付危机
2015-11-24 08:19:12 来源/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0
按照基金业协会的通报,无论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抑或短信,协会均无法与这些机构取得联系,这些私募机构也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回复相关情况。
从今年9月29日起,基金业协会实施“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当出现一些情形后,将会被认定为“失联(异常)”机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该批12家“失联(异常)”的私募机构中,一些私募正是去年兑付危机频出的有限合伙企业,比如其中的中元宝盛(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与一名购买了中元宝盛产品的投资者王凯(化名)取得了联系。王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其于去年购买的中元宝盛的一年期产品至今未兑付,而中元宝盛相关负责人也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12家私募失联
9月29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告,为了加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自律管理工作,基金业协会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实施“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当私募机构出现一些情形时,将会被认定为“失联(异常)”。
上述情形包括:“通过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预留的电话无法取得联系,同时协会以电子邮件、短信形式通知机构在限定时间内未获回复。”存在上述情形时,协会通过网站发布“失联公告”催促相关机构主动与协会联系,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仍未与协会联系的,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11月23日,也就是在建立起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的50天后,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一批失联(异常)私募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包括了12家私募机构,按照注册地分类其中9家在北京,一家在深圳,一家在苏州,另一家在湖北。
这12家私募分别是:华天国泰、中融坤瑞、中元宝盛、融易融、银河瑞盈、中投华融、万弘基金(苏州)、湖北奥信创业投资、幸汇财富、洲海鸿润、北京幸福财富投资以及深圳中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名了解该公示制度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些私募机构都在基金业协会登记过,但现在打电话已经打不通。“通过电话、邮件、发短信都联系不上了。”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基金业协会会按照失联办法,在走过失联程序后确定是失联的就会予以公布,通常这些私募机构是穷尽了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没有办法找到。
当王凯发现中元宝盛可能有问题后,于今年3月末通过网络向北京证监局投诉,北京证监局并在8月11日向该投资者发出了一封告知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拿到的这份告知函显示,北京证监局核查到中元宝盛系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其根据协会登记备案信息无法与公司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同时,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对中元宝盛工商注册登记的住所进行了抽查,北京证监局也对中元宝盛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系统中登记的办公地点进行了走访,均无法联系到公司。
针对目前无法联系到这12家私募机构,基金业协会表示,“限你公司于本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与协会联系,并回复相关情况说明,逾期则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截至2015年10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1821家,其中已备案私募基金20853只,认缴规模4.89万亿元,实缴规模4.04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33.92万人。
投资者兑付无门
尽管王凯拿到了北京证监局的告知函,但这对他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建议您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维权。”北京证监局表示。
投资确认函显示,王凯于2014年7月9日认购了由中元宝盛(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北京中元盈信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中元宝盛依林山庄“FD”项目》,投资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
不过,王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年后他并没有按时拿到本金及收益,并且中元宝盛已经处于“失联”状态。“现在是中元宝盛这个公司已经失联找不到了,也就是跑路了。公司的网站已经打不开了。”王凯说。
《第一财经日报》也了解到,王凯购买中元宝盛的这个产品,是通过一家名为姆桑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姆桑财富”)的第三方财富公司。王凯认为,当中元宝盛出现了兑付问题后,姆桑财富有义务偿还应得的本金与收益。
在王凯与姆桑财富的协议书中,作为甲方的姆桑财富表示,“甲方作为第三方财富公司,在此承诺承诺上述内容的真实性,有关此项目造成的问题,甲方保障乙方(即王凯)的本金收益可以兑付,如出现问题,甲方愿意赔偿乙方本金及收益。”
签署该协议书的时间是2014年7月9日,随后在2014年7月10日签署的一份《承诺函》中,姆桑财富作为甲方承诺“该基金公司和项目都是真实存在的,基金公司和项目本身出现违约不能按期兑付,甲方自愿在2015年7月25日前退还乙方的本金。”此处的乙方即王凯,基金公司即中元宝盛。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姆桑投资成立于2011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陈春亮,注册资本是6亿元人民币。
“我这边主要介绍的是姆桑财富。本来答应我7月25日到期给我钱,到期后他说先是晚一两个月,说是公司经营有点困难。一个多月之后他说在11月之前把钱还给我。但是11月2日给他打电话,老总陈春亮说公司经营困难没钱给。”王凯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次拨打陈春亮手机,截至发稿,其手机均无人接听。
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华天国泰(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融坤瑞(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元宝盛(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融易融(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银河瑞盈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中投华融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万弘基金管理(苏州)有限公司
湖北奥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幸汇财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洲海鸿润(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幸福财富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
上一篇:私募朝大资管方向前行
下一篇:莫顿: 中国需建立一个“世界级” 的金融体系

评论排行
- ·期权:交易策略高级篇(1)
- ·挖老东家客户成常态 期货公司缘何一将难求(1)
- ·交行资管取道香港获持牌法人资格(1)
- ·国泰君安资管精准把握蓝筹行情(1)
- ·80后私募基金掌门人毛凤丽(1)
- ·私募:创势翔超泽熙实现二连冠(1)
- ·原油腰斩 油气QDII最多跌45%(1)
- ·欧元区陷入通缩 宽松措施料加码(1)
- ·上交所防控私募债风险(1)
- ·金融创新只是新兴的复古?(1)
- ·经济放缓 铜价不一定走熊(1)
- ·减产周期撑腰 白糖放量飙升(1)
- ·商品期货熊市尚未画“休止符”(1)
- ·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征求意见(1)
- ·美元创九年新高 黄金不跌反涨(1)
- ·螺纹钢 基本面与技术面“掐架”(1)
- ·全球有色金属将延续分化走势(1)
- ·五家期货公司提交“走出去”申请(1)
- ·2016年 大宗商品最佳投资时机(1)
- ·“十年一剑” ——中国职业操盘手联盟...(1)